對于國人來說,買房幾乎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。特別是現在的房價太高,很多人拼搏了半生,還要掏空父母的積蓄,才能勉強湊出首付。因此,我們在買房時,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房子,不僅要適合我們居住,還要有保持和升值的空間。

曾有人問過李嘉誠這樣一個問題:房屋升值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?李嘉誠回答道:決定房地產價值的第一個因素是地段,第二個是地段,第三個還是地段。是的,決定房產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段。房子本身并不值錢,真正值錢的是其所屬地段所帶來的學校、醫院、交通等附加資源。
不過,我國是一個典型的政策性樓市,樓市走向受政策層面的影響很大。2016年,住建部提出“房住不炒”原則,并定下“三穩”為未來樓市發展的主基調,通過政策調控對過熱的樓市進行降溫。而從目前的政策來看,這3類房子將成為重點調控對象,房價或將迎來較大變化。

1、學區房
由于我國實行“就近上學”原則,導致學區房的價格愈漲愈烈。一所學校對應一個小區,想要讓孩子上名校,就要購買與之相匹配的學區房。單校劃片,簡單來說,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,讓家長們不得不購買天價學區房。相較于周邊的普通小區,學區房普遍存在20%-30%的溢價,名校學區房的溢價則更高。
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,是導致學區房如此火爆的主要原因。為此,今年年中,教育部發布提出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,穩妥實施多校劃片,采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!岸嘈澠焙汀半S機派位”的新政策下,教育資源分配將重新洗牌。

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,將從一個蘿卜一個坑,變為一個蘿卜多個坑,一個小區對應多所學校。學區房的不確定性升高,也將會導致人們的購買熱情降低,能夠有效地對學區房進行降溫。除此之外,新規中還指出,將實行六年一學位制度,除二胎之外,每6年只能綁定一個入學名額,抑制學區房在短期內肆意瘋炒的現象。
2、高層住宅
受人口數量的影響,為了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多地滿足人們的住房需求,高層住宅成為了最主流的住房類型。然而如今,高層住宅的弊端也開始逐漸顯露。由于樓層過高,維修難度大,拆遷成本高,按照當下1賠1.5來算的話,一棟30層高的住房,僅拆遷安置補償就需要45曾左右,開發商至少要修建100層才能賺到錢。

除此之外,不久前,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的《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》明確要求:
1、嚴格限制各地超高層“摩天樓”的盲目規劃和建設,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;
2、嚴格限制建造250米以上的建筑物;
3、對100米以上新建建筑進行充分展示和集中布局,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,與城市規模、空間尺度相適宜,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;
4、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,縣城居民住宅以多層為主。
而這也就意味著高層住宅在未來將受到限制,多層住宅或將成為新的“香餑餑”。隨著住房逐漸老化,維修難度也會大幅增加。到最后,這些高層住宅或將像香港一樣,成為困住沒錢更換住房的窮人的“鴿子籠”。

3、老破小
近年來,隨著棚改的推進,基于豐厚的貨幣化安置政策,曾經的“老破小”也成為了不少人眼中的“香餑餑”。然而如今,國家已經明確提出,將逐步取消貨幣化安置政策,用“舊改”替代“棚改”,對老舊小區進行修繕,滿足人們的住房需求。隨著舊改政策來襲,也將意味著不會有過多地資金通過拆遷而流向樓市,可明顯降低購房需求,從一定程度上為樓市降溫。

因此,在未來購買房產的過程中,應盡量避免購買這三種類型的房子。受政策調控的影響,這三類住宅將不再受寵,并且或將在未來難以轉手。如果當真想要購買這三類住宅,必須首先考慮是否會受到政策所帶來的影響,保證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。 |